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 > 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时间:2024-04-23 10:42:01
有关高中生物教案模板十篇

有关高中生物教案模板十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生物教案 篇1

第一章第1节人体的稳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能力方面: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方法:

问答法、举例法、讲解法、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学习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在开始今天新的一章内容学习,首先请大家看几幅图片。

(播放图片,学生观看)

师:20xx年12月29日,“黑河好八连”的战士在哨位上站岗执勤。当日,地处中俄边境的黑龙江黑河市气温是零下三十五度。他的体温是多少呢?是不是也是零下三十五度呢?20xx年7月28日下午3时,天气闷热难当。重钢股份公司炼钢厂炼钢炉前温度起码超过100℃,他的体温是不是也达到了100摄氏度呢?

生:不是,应该是37摄氏度左右。

展示抗洪展示图片,抗洪抢险战士可能会面临高温,缺干净水的恶劣生活环境抗洪抢险战士生活环境中蚊虫多,细菌等微生物也多,战士们容易患病。。

师:前面所看到的恶劣环境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人体是如何维持体温的?如何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的?这就涉及到本章所学习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新课讲解]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问题探讨。

课件展示草履虫和红细胞的图片:

讨论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

讨论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生: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师:还记得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有几种吗,他们生活的环境和草履虫有相似之处吗?二者又有何不同?

学生自由讨论,老师点学生起来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

境中,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今天的第一个内容: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课件展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剧照。

师:红楼梦中有这么一句话,女人是水做的,其实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都是水做的,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成分。我们就把它称为体液。

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

血浆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组织液

淋巴等

师:人体内细胞数量很多,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总和大约占2/3,所以细胞内液多。那么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

生:细胞外液

师: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下面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①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之间有何关系?

②内环境各部分的物质交换关系如何?

细胞内液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淋巴等

教师着重讲解几个概念。

血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

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淋巴: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

内环境: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教师展示内环境的图片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

1、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血浆。

2、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组织液。

3、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淋巴液。

4、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血浆和组织液。

5、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淋巴液和组织液。

请同学们自习看书并回答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异同点。

相同点:

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

(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

(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

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

(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师: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内在联系。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图来显示。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叫学生上来画,教师批改、点评、补充)

视频展示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多放几遍,加深印象,让学生理解组织液、体液、血浆间的内在联系)

想一想:在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这三种体液中,O2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什么?CO2的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什么?

提示:O2浓度由高到低: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O2浓度由高到低: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细胞外液的成分。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的资料。

讨论:1、如何将表中物质按化学 ……此处隐藏18423个字……

21.下图是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的模式图(黑点代表物质分子),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与甲相比,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丙相比,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

22.人工膜(在特定条件下人工形成的磷脂双分子层如下图)常被用于膜的透性的研究。科学家用人工膜实验发现:K+很不容易透过,如果在人工膜上加少量的缬氨霉素(一种短肽),K+便可以通过膜,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1)缬氨霉素在此处的功能相当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Na+做同样的实验,缬氨霉素不能协助Na+通过膜,说明:_______________。

(3)K+能够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将若干细胞放入不同浓度的K+溶液中,l小时后,分别测量这些细胞内K+的浓度,并据此做出曲线图(图5),K+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从A点开始,细胞内的K+浓度不再增加,原因是K+的运输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有关。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基础整理】

一、1. 顺浓度梯度2.(1)①扩散作用

②氧气、CO2、甘油、

(2)①载体蛋白 ②红细胞

二、主动运输

1.低浓度 高浓度

2.(1)载体蛋白 (2)能量

3.营养物质,代谢废物

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低浓度 低浓度→

高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 否 是 是

是否消耗能量 否 否 是

代表例子 氧气、CO2、水、

甘油、乙醇等 葡萄糖通过红细胞 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离子通过细胞膜等

补充: 1.胞吞 2.胞吐3.一定的流动性

【跟踪训练】

1.C 2.D 3.D 4.D 5.C 6.A

7.C 8.B 9.B 10.C 11.B 12.C

13.B 14.A 15.B 16.C 17.C 18.B

19.(1)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主动运输 载体 能量 (3)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主动运输

(4)细胞膜的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

20. (1)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2)主动运输(C),因为主动运输需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3)自由扩散 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21.(1)需要载体 (2)需要消耗能量

(3)主动运输(乙)

22.(1)K+的载体

(2)缬氨霉素不能作为Na+的载体

(3)主动运输 离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

高中生物教案 篇10

课题:第4节 免疫调节

I 学习目标

1. 描述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功能;

2 识记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II 学习重难点

1. 介绍抗体的发现、淋巴细胞的种类、分化和功能等科学研究过程,培养学生从科学事实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 介绍牛痘的发明以及科学家在免疫科学方面的研究过程,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3. 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的关系

  III 方法指导 自学质疑/交流展示

自学质疑、 交流展示、知识建构、基础检测、巩固练习、能力提升

一、自学质疑/交流展示

1. 免疫调节是通过 来实现的。它是由 、 和 组成的。

2. 人体抵抗病原体的攻击,有三道防线: 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是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 组成的。

3. 抗原体是指 ;抗体是指 。

4. 特异性免疫包括 和 。前者主要是细胞分泌 起作用;后者主要 是 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

5. 过敏反应是指 ,其特点有 。

  二、【基础检测、巩固练习】

1.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2.下列过程中不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 ( )

A.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 B.形成浆细胞

C.形成效应T细胞 D.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3.给健康婴儿接种卡介苗,目的是使婴幼儿体内产生( )

A.浆细胞 B.效应T细胞 C.记忆细胞 D.抗体

4.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

D.记忆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B细胞

5.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 )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自身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6.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 )

A.氨基酸和核糖体 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

C.核苷酸和核糖体 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

7.为使移植器官长期存留,病人要长期使用某种药物,该药物的作用是( )

A.激活免疫系统 B.使免疫系统变得“迟钝”

C.抑制术后感染 C.保证植入器官的血液供应

  三、【能力提升】

8.用未感染过病原体的健康小鼠A和B做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B 健康 B 生活B

S疫苗 S病原体

A 健康A A死亡

(1)注射毒性强的S病原体后,由于__________________,所以B鼠能正常生活,A鼠则患S引起传染病死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在给B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就给其注射S病原体,则由于____________,B会______________。

(3)病原体进入小鼠体内后,识别它的是________,可以清除它的是___________

《有关高中生物教案模板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