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范文7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
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小学数学教案 篇2教学内容:
教材P110—111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可能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巩固本单元知识。
教学过程:
练习二十四
第8题,掷骰子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进行方法同第6题。
第9题,[1]通过有趣的抽签游戏,让学生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让学生用“最不可能”和“最有可能”说一说其他两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第10题,猜一猜
[1]猜硬币在哪个盒子里。
[2]简单统计猜测情况。
[3]揭示结果
[4]说说为什么猜错的比猜对的多。
第11题
开放题,学生会有多种涂法,只要涂色后正方体的红面比蓝面多就可。
小组合作,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实验情况,在全班交流。
第12题
让学生设计一个,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篇3生活中的数
1、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2、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3、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比较)
4、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加减法 (一)
1、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法计算)
2、采松果---(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
3、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整十数。)
4、拔萝卜---(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5、回收废品---(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加与减(二)
1、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2、发新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小小图书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4、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5、小小运动会---(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购物
1、买文具---(小面额的人民币)
2、买衣服---(大面额的人民币)
3、小小商店---(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加与减(三)
1、套圈游戏---(连加运算)
2、乘船---(连减运算)
3、乘车---(加减混合运算)
二、观察与测量
1、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3、去游乐园---(认识米)
4、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有趣的图形
1、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动手做(一)
3、动手做(二)
4、动手做(三)
四、 统计与概率
1、组织比赛---(认识简单的纵向条形统计图)
2、买气球---(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五、实践活动
我和小树一起成长
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与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小小运动会
利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对图形的认识。
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今天我当家
利用100以内加与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成绩!希望提供的一年 ……此处隐藏1139个字……/p>
创设情景
学校开展为灾区捐款活动,一年级捐款714元,二年级捐款987元,两个年级捐款共约多少元?
师:你能帮老师估算出结果吗?
生:714+987=1701
生:714+987≈1700,把714看成700,把987看成1000。
师:同学们,你们说哪种方法对呢?
生1:第一种对,算得很正确。
生2:第二种对,现在要我们算得是大约多少元。
学生展开讨论
师总结:在加法估算的时候,就是把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后,再进行计算。
深入探究
1、引出乘法估算
师出示问题:三年级每班平均捐款202元,4个班大约多少元?
师:请你试着估算出他们的`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202看成200,然后200×4=800元
生:乘法估算和加法估算一样,把要估算的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计算。
小组合作练习
你现在知道了乘法估算的方法,那就来完成下面的练习吧!
师出示练习题,
妈妈要买5袋饼干,每袋1元8角,带多少钱合适?
要求(1)你试着估算;(2)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生:练习估算705×4≈2800298×3≈90099×299≈3000301×11≈3000
师:你们的答案都一样吗?
生: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用相同的方法而得出不一样的结果呢?
生:因为前三个算式都只有一个数接近整十整百,所以得数都一样。而后两个式子都有两个数接近整十整百,有的同学只把其中一个数看成整十整百了,所以容易弄错。
师出示例11
生:列式解答
生1:58≈6060×3=180(元)
生2:50×3=150(元)8×3=24元150+24=174(元)
师:用这些钱买3个足球,每个足球74元,够不够。
学生解答,并汇报结果
生:200元钱不够
三、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
四、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名回答
生:学会了乘法估算的方法。
生2:要想把乘法估算的结果与准确结果接近,就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而定。
生3:我们生活中如遇到要估算的情况,我们知道怎么做了。
教后反思:
从现在学生们的情况来看,他们习惯于精确计算,对估算的意识很淡薄,对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与作用,还没有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使他们在认识和行为上都“不太习惯”。具体表现在:估算方法的运用不灵活,要求估算结果却进行精确计算等,因此如何让学生明白估算的作用与价值,弄清精算与估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学习生活中自觉运用估算,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目的。但估算意识的培养,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一个长期的练习与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经常的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景与机会,作为估算的起始课,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受估算的意义与价值。
小学数学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理解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热爱数学的积极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的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提高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下面各题.说出每个算式表示什么?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1004 20xx 3006 320 640 940
二、新授
1、1004表示什么?用图可以怎样表示?
每行有100个方格,需要多少行?
观察这副方格图,你还可以怎样列式?(4100)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100个4是多少?)
2、比较1004与4100这两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两个算式中的数都是一样的,只是数的位置不同;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它们都可以表示同一副图;它们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归纳:1004与4100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3、独立试算: 10012= 19100=
12100= 10019=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你有什么发现?
(100乘几,就可以算成几乘100,他们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试算:720= 7200= 7300= 7400=
说出你的想法.(7和2个十相乘,得14个十,是140)
根据上面的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12300= 8500= 24600= 21500=
5.讨论交流:通过上面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归纳:(1)一个因数与整百数相乘,可以用这个因数与乘数百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后面添上2个0.(2)用这个因数与几个百相乘,得多少个百.
6.同桌之间能互相出几道这样的题目,练一练吗?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006 4002 30012 8700 15400
6100 2400 12300 20600 33700
2.列式计算:
(1)30个15是多少?
(2)25的200倍是多少?
(3)6乘400是多少?
(4)
3.四年级3班有学生50人,开学初每人交书本费及各种杂费共200元,四年级3班的老师共收多少钱?
4.一袋洗衣粉500克,一箱洗衣粉20袋,有多少千克?
四、质疑小结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口算一个因数与整百数相乘?如果是一个因数与整千、整万的数相乘又该怎样计算呢(补充板书)?请你举例说明.
3.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并解疑.
五、课后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
10017 20xx 60011 12400
17100 8200 11600 14200
2.口算下面各题.
6100 5060 13300
4220 12200 20400
6300 13100 34200
3.(1)20个17是多少?
(2)25的100倍是多少?
(3)40乘300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