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 > 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04-23 10:42:06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9篇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4面2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结合“摆碗筷”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以及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呈现孩子“摆碗筷”的情境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探索筷子的双数与根数之间的对应,填表表示这一对应关系,再根据这个表,写出乘法算式,编制2的乘法口诀。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不仅学习了2的乘法口诀,而且体验了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将对学习后继的乘法口诀产生积极的迁移和影响。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

参观小明在家做的什么家务。(课件出示 ,让学生观察)小明在做什么呢?(生:帮着摆碗筷。)

师: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做家务(摆筷子)”这一情境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2的乘法口诀)

关于2的乘法口诀你能背出几句呢?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是怎么编写的吗?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看图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摆碗筷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明一边摆一边说的什么? 你们能帮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

2.摆一摆,数一数。

在准备摆之前听清楚几个要求: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

(2)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

(3)边摆边把14页下面表格填完整。

(4)比一比看谁的动作最快。

3.试一试。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师: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2),那么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

师:2双筷子呢?(2个2) 2个2是4,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又是怎样的呢?

师: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 (学生同桌交流后,独立填写算式,再汇报;老师按顺序板书乘法算式。)

(2)观察算式和刚才板书的口诀有什么关系?

(3))寻找2的乘法口诀的秘密。

4.读一读、记一记。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摘苹果(口诀基本练习)

2、猜一猜(口诀与算式基本练习)

两个盘子里分别放了5个苹果,上面用白纸盖住,猜一猜每个盘子有几个苹果,并说出两个乘法算式和所用的乘法口诀。

3、独立完成作业第三题,师巡视批改。

4、你知道吗?(关于口诀的一些历史资料)

乘法口诀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读起来很顺口,使乘法算的又对又快……

课后反思:

这是一节考评课,也是进入新校被校领导所认识的第一次展示的机会。虽然没有试讲(试讲是我一贯比较反对的一种展示自我的方式),但是从思想上比较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某些地方的处理临时发生了变化,可能是因为时间关系怕完整的教学结构无法展示给听课的领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被淡化,关注学生的地方自然少了些,课后想起遗憾的地方还是不少加上李老师的诊断思路清晰了许多。

关键处:相当多的孩子在学乘法口诀的时候,并不是一张白纸.所以我在设计课的时候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也想给学生一个机会展示自己,教育学生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道光会背乘法口诀而不知道其意义和来源是不行的,应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在5的口诀教学中是从算式入手来编制口诀,在这里想打破前一课时的教学顺序让孩子觉得新颖,或者是想让听课的老师也感觉有点新意吧,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按照顺序并全部板书在黑板上,原本打算在学生全部列出乘法算式后,对照算式和口诀有什么关系的时候,会恍然大悟,口诀原来于此处编制的。对于这种教学思路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遗憾的是在引导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只问了一句你知道这些算式和口诀的关系吗?当学生还在愕然中便如蜻蜓点水般草草收场,此环节的教学在我的拉拽下学生一句一句的找到了口诀所对应的算式,教学过程不算轻松而且也没有出现我想要的“大悟”。

李老师说的没有错:知道自己要达到一种什么目的,思考透了,课堂上才会收放自如。在这一环节上虽然知道自己想达到什么目的但是根本没有想清楚通过怎么样做怎样引导才能达到这种目的,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事实上在一节课上关键地方的成功与否也是如此。如果真正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感受的话,在此时完全可以多花费一点时间,引导学生发现口诀和其对应的算式的相同与不同,比如算式只是比口诀多了一个乘号,算式是由数字和符号组成的,口诀是中文大写,如果把算式中的乘号盖住的话就能得到其对应的乘法口诀,那么口诀的来源也显而易见了。想要学生的“恍然大悟”也由不得学生“不悟”了。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整理1-5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进行相关的计算。

2,进行乘加,乘减式题计算,形成相应的乘法计算技能。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口诀,并进行相应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正确计算乘加乘减。

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背诵1---5的乘法口诀。

1、同桌合作练习

2、全班交流

3、板演写口诀

二、练习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1、了解题意:

(1)教师指导:每朵花中间的数要分别与花瓣上每个数相乘。

(2)学生各自试练习。

(3)指名分别说出每朵花的每个乘式的得数。

三、练习第三题

1、指名读要求,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说说是怎样填的?

四、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1、要求:看算式说得数,并说是用了哪句口诀。

2、指名开火车口答。

3、各自完成余下的练习

五、练习第五题

1、指导:读算式,说说分成哪两部分?每部分是什么意思,整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如33+3,33表示3个3 ,+3再加上一个3,3个3再加上1个3表示一共是4个3相加得1 ……此处隐藏4945个字……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主动力。通过计算大小不同的物体的面积,在已有的整数乘法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0.3×0.2的积是多少,使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积的变化规律。接着通过计算小数乘法,再次设疑:同样是小数乘法,为什么有的积是一位小数,有的积是两位小数或三位小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进而设疑: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通过探索,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习题的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习题以闯关形式出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习题的设计是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巩固和深化,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打造,使全体学生的智力都能得到发展,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同学们,市政府修建了一个街心广场,街心广场的中间是花坛,花坛的周围铺满了地砖,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课件出示街心广场情境图)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街心广场情境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引导探索,初步感知

(一)探索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长方形)

2.它们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3.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4.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

(1)街心广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花坛的面积是多少?

(3)地砖的面积是多少?

(4)三个长方形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5.引导学生计算街心广场的占地面积和花坛的面积。

(学生汇报)

(1)街心广场的占地面积为30×20=600(米2)。

(2)花坛的面积为3×2=6(米2)。

师:地砖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想一想怎样计算0.3×0.2,然后四人一个小组,互相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全班汇报。

6.汇报结果。

0.3米=3分米 0.2米=2分米

3×2=6(分米2)=0.06(米2)

师:说一说你们小组为什么要把0.3米和0.2米转化成3分米和2分米。

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两个式子。

街心广场的占地面积:30×20=600(米2)

花坛的面积:3×2=6(米2)

7.引导:看一看这两个长方形长与长之间,宽与宽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1)这两个长方形的长由30米到3米,缩小到原来的;

(2)这两个长方形的宽由20米到2米,缩小到原来的。

师:同学们对这两个式子中的长、宽进行了比较,现在我们比较一下它们的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生:面积从600平方米到6平方米,缩小到原来的。

师:用上面的方法比较一下0.3×0.2=0.06和3×2=6,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及顺序的理解.

2、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3、掌握文字题的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教学难点

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出示复习题:

45加上39的和除以6,商是多少?

2、口答:

35与43的和是多少?

67与35的差是多少?

25乘以4的积是多少?

80除以20的商是多少?

3、根据条件补问题,并且列出综合算式.

(1)36与44的和乘5,( )?

【积是多少?(36+44)5】

(2)25减去64除以8的商( )?

【差是多少?25-648】

二、学习新课.

(首先揭示课题,板书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1、出示例2.45与39的和,除以45与39的差,商是多少?

集体讨论:

(1)这道题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关系式怎样表示?

(求商.用除法计算,被除数除数)

(2)能直接算出来吗?必须先算什么?

(不能直接算出来,必须先算出被除数、除数.)

(3)题中被除数、除数是怎样表示的?

(题中被除数是45与39的和,除数是45与39的差.)

(4)那么必须先算出什么?后算什么?

(必须先算被除数是45+39=84,除数是45-39=6,后算商,846=14.)

(5)怎样列成综合算式?把谁写在前面、后面?为什么?

(因为要求的是商,所以被除数45+39写在前面,除数45-39写在后面.)

45十3945-39

(6)怎样表示要先算出45+39和45-39?(必须要加上小括号.)

(45+39)+(4539)

=846

=14

2、引申、变化.

把例2改成:45与39的和乘以45与39的差,积是多少?

教师提问:这道题求什么?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怎样列综合算式?

(45+39)(45-39)

=846

=504

三、巩固反馈.

1、口答列出综合算式.

(1)35与25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2)25与4的积,减去75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

2、连线.

3、列综合算式.

4、根据四则算式的意义,把算式读出来.

(1)274+545(27乘4的积,加上54乘5的积,和是多少?)

(2)(72+28)(72-28)(72与28的和,乘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思路是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五、作业.

列综合算式解下面各题.

(1)82与15的差,乘32与18的和,积是多少?

(2)1650除以5的商,加上16与8的积,和是多少?

(3)25与16的积,减去756除以4的商,差是多少?

(4)720与160的和,除以84与40的差,商是多少?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