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之前常听老师说起《万历十五年》,读完《万历十五年》,你会发现在近代中国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是可以预见的,中国近代的衰败与腐朽,懦弱与自大,无疑可以从《万历十五年》中品味出来。
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平淡无奇,和历史上绝大多数的一年一样平淡,但就在这平淡无奇的一年中,发生了很多细枝末叶的且极容易被忽略的事。这些事,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发生大事的症结所在,也是将在得以掀起波澜的机缘。在这一年中发生的事为将来孕育了祸根。
万历皇帝在刚刚9岁的时候就登上了皇位,一成不变的生活,重复的事情,不变的礼仪,令年仅24岁的万历皇帝心生厌恶,权力被束缚,行动言语都受到约束,仿佛一个提线木偶,无法自主。万历皇帝的一生处于不断的被束缚中,万历皇帝也想做一个好皇帝,但朝堂上的寸步难行,一成不变的生活令万历丧失了信心与激情,到了后期万历的做法是无为而治,不在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管理国家事务。在这个国家治理体系中,没有绝对的权威,即使你是皇帝,很多事情也是不能做的。
在多年学习中,我们都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封建集权统治在明清空前强化,皇权至高无上。但是在万历皇帝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皇权的旁落或者弱化。尤其在立储这个问题上,万历皇帝前前后后奋斗了三十几年,终也没有实现立他最宠爱的皇三子常洵为皇太子的梦想。
万历皇帝是可悲的,他曾竭尽全力想做一个好皇帝,一个好君王,可是文官集团势力的强大,让万历皇帝寸步难行,作为一个皇帝,他是可悲的,作为一个君王,他是不合格的。在僵硬的体制下,万历皇帝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象征,在祭祖大典上作出正确的礼仪与行为,在朝堂上只需要同意文官集团的奏折,在万历皇帝的身上我们似乎看不到像秦始皇的唯我独尊,看不到唐太宗的不可一世,皇帝似乎成了一个文官集团为了统治国家而推出的傀儡,寸步难行的万历,无法作为的的万历。在这段历史中,我无法说明谁对谁错,只有一声叹息。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万历十五年》是电视剧《》中高育良书记经常提起的一本书,因为觉得自己历史知识匮乏,所以选择从这本书开始了解历史。从一开始了解万历的枯燥无味慢慢地到想要对历史了解得更深,对书中人物了解得更全面。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某段历史怎么样,而是某个历史人物如何。
小时候看电视,看到位高权重的人物呼风唤雨,总是羡慕不已。万历虽然身为皇帝,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也处处受朝中文官约束。万历有半点行为举止不合文官意,文官们就开始上书,打着为皇上国家好的名义,争取自己的利益,体现自己的价值,把万历约束在自己的条条框框里。很喜欢的一个部分是,把嘉靖拿出来,和万历为皇帝的状态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万历处处被朝臣约束,而嘉靖却喜欢/希望有人指斥自己。
海瑞从小是母亲带着长大的,但是他这位失去丈夫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大的母亲却让人爱不起来也恨不起来。海瑞一共结过三次婚,有过两个小妾。第一位和第二位夫人都是因为和婆婆不合而被休;第三位是在“可疑”的情况下死去,第三位夫人和小妾生的三个儿子也不幸夭折。谁也不知道第三位夫人在“可疑”的情况下死去,是不是海瑞的母亲一手造成的。海瑞能恨自己的母亲吗?在这样的情况下拉扯大自己孩子的母亲对自己的小孩都会有控制欲吧。而我对海瑞也多多少少有点同情,为国为民一辈子,72岁的时候还复出任职官位,到老年却没有人陪伴送终。甚至到最后去世,同僚们却只是觉得松了一口气,再也不用为这位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到处惹是生非的人物去操心作安排了。
我在想啊,什么是对什么又是错呢,大概是大家所处的立场不同,评判人的标准也不一样。又或许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你的所作所为、所说所想只要是对我有好处,不损害我的利益,那么你就是好人了。所以啊,我们活着是不是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呢?
对于戚继光,不知道为什么,感触最多的是他带兵写书的一些好习惯。例如他把所有的训练方法细节写成了一部操典式的书本。他周密而细致,习惯斟酌各种条件以及可能发生的情况,把很多细小的事情考虑起来等等。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人取得成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背后需要付出多少心血,取得成功不能只有PlanA,准备PlanB也至关重要。
在一本书的书评中见过一段话,大致是这样的意思:我们看书要尽量选择具有真实故事的书,而不是去看一些虚构内容的书,因为这样我们才能从中去思考反省自己。或许是历史知识的匮乏,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读到的不是历史,而是书中每个人的性格。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1、所谓大历史观,是将历史放到更长的历史时期内观察,与世界其他国家横向对比
2、宗法制的社会结构传统、广阔的国土、众多的人口,在当时交通信息极不发达的小农社会背景下,自然而然就发展出了以道德为准绳,以士大夫阶层为统治阶级的形式,这是历史的必然。
3、中国是一个道德观念极其盛行的国家。常言道,道德是要求自己的,如果用在了要求别人身上,那多半要出问题。但这种观点,一是很难落实,二是这本身也是一道道德标准本身。其实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是分受众的,有些只适合士大夫为代表的的所谓精英阶层;而有些则是针对底层民众的。
4、越是深入历史,越是发现历史的现实性。以前读书时候时候,教科书上赋予的历史观,在万历十五年这类书籍面前,已然全部面目全非。先不说教科书上那些倾向性的表达,即使是客观表达,在你深入了解那些结论背后的事件人物以后,也可能会有全然不同的观感。这就好像一条你认为很有道理的道理,但当你运用到具体事务中的时候,又会碰到诸多问题。当你终于在不断摸索中明白了其真谛以后,虽然你仍然认可这条道理,但那种感悟是截然不同的。
5、最后,这是一本好书,值得对历史有兴趣的人去阅读、思考。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4最近我把《万历十五年》重看一遍,当然还没看完。我就看三章,可是这三章让我明白许多,也让我明白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里极力想说的观点。
1、道德与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与法的位置。自从秦朝因重法而灭亡后,自西汉以来,各朝都开始任用儒生。但是治国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观念,还是需要法家的,于是明儒暗法这一治国之道诞生。但是一直以来儒都是高于法的,也就是说道德是高于法律的。这一点到明朝最为显著。明朝的官员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时,是在用道德观念来判定对错,而明朝的道德观念是被朱熹的四书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标准里就非常强有力地表现出这一点:
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 ……此处隐藏2839个字……p>
希望通过阅读更多的历史书籍和做历史的思考,能对以上问题做出解答。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9历史沧桑,到头来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起消逝在我们目光尽头。这本书告诉人们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任何人的生活、权力都是没有保障的。所以我们期望有为万世开太平的圣者出现改造我们国家的根本问题---体制。
整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作者黄仁宇先生由于为了写一个论文从此结缘于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让读者对历史长胜了浓厚的兴趣。在书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团怄气,但他应该知道,实际上文官集团的力量是一个皇帝难以约束的。我终于知道,一个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
读到张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受到牵连,不是流放边关就是把官回乡,其中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继光是一个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脱历史的惯性发展,它便是牺牲品。戚继光和张居正一样是很有作为的,戚继光发明的战法确实令人惊叹,这让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发明了各兵种协同作战,并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将军炮,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应用,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西方国家已经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这一年正值西欧历史上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
黄仁宇先生认为;国家如是等等的问题,其症结到底何在,这是研治明史者所不能不认真考虑的。笔者以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本书力图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因为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可以功德圆满。即使是侧面提及的人物,如冯保、高拱、张鲸、郑贵妃、福王常洵、俞大猷、卢镗、刘(纟廷),也统统没有好结果。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除了文学,我最喜欢的书就是历史类的。对于历史本身,我也是颇有兴趣的,但可惜的是,纯粹的古人笔触我也是看不进去的,于是乎,现当代的历史著作变成了我的最爱。烟索重楼,月迷津渡,从书中走出来的一个个人物身上都有股子道骨仙风的气质。这些人大部分或是王侯将相,或是富贵显达,也有臭名昭著。总之,能够被记住的人身上,总有那么基础值得观瞻的地方。茫茫人海,凡夫俗子,又有谁会被永久的铭记呢?记得张爱玲说过类似的话,一个人,无论是好名或者是恶名,总比不留名要强。读历史,就是读那活灵活现的人物就是读那错综复杂的时间。读历史,是对人类的一次反省,又是对人类自身的一次升华。
读历史,不能错过明朝史,因为明朝史汉族掌握政权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读明史,就不能错过《万历十五年》,相对而言,我更喜欢这本书的英文名字《16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译是《1687:无关紧要的一年》。确实,万历十五年间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但这些“细枝末节”恰恰是明朝衰落的关键。就历史来讲,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特点:一:学术性。黄仁宇本身就是一位大家,他的学术造诣是值得钦佩的。书中有着大量的历史资料来佐证作者的观点,且看附件中参照的文籍就可以懂得其中大意。在40年之前,有着一位双鬓斑白的学者,带着老花镜,手拿放大镜,在浩如烟海的古典文献中收集所需要的资料。这份努力,本身就有股酸楚的味道。二:坦诚性:作家本身所拥有的大历史观注定了他对历史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有着相当的了解。书中也说过:“用视而不见的态度抹去这些事实,就是不忠于历史;对一个英雄人物隐恶扬善,也并不是真正的推崇”。在这样的历史态度的引导下,《万历十五年》也显露出更为深刻的坦诚。原本的讲,对与错本没有什么界限,是与非也只在一念之间。所以,真实并且客观的对待历史就显得尤为重要。哪个太监被打了,哪个大臣的父母过世了,哪位夫人升为诰命了,哪位大臣又从江北调往江南了。也许每一天都发生的偶然就会一不小心撞上一种必然——轰,硕大的明王朝就此灰飞烟灭……三:个性化的表达。个性化不代表标新立异,黄老就属于朴实的个性化表达。他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娓娓道来,艰涩复杂的历史文献就会豁然开朗,并且又增添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厚重感,我们也更理解作者本身所蕴含的历史感与书香气。另外,本书适合各种各样的人群欣赏,因为识字的人就能看得明白,但其中的奥秘又是不同层次的感受了。
读史是一种很畅快的情感,从中受益的过程更显得酣畅淋漓。而读《万历十五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一个为人处世的道理:要在拿得住的范围有所突破。拿海瑞和戚继光来对比:一文一武,在文人当道的明朝,似乎海瑞更应该吃得开,然而事实呢?“海瑞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务而牺牲自我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海瑞用他对律法的绝对忠诚,对自己要求的绝对严苛,对清廉正义的绝对奉行,使自己成为了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天下读书人,对他只能是又敬又畏,也只有当他死后,才会让人大舒一口气。与此不同,戚继光处处受挟制,但却终究成功的成为一名抗倭名将,带领他的戚家军傲视群雄。戚继光作为官员,有很多不好的习惯,例如腐败。但是他成功了,原因何在?正是那份妥协。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有所变动的,在有把握的范围内施展自己的才华,使矛盾暂时搁下,不予激化,避重就轻,相信会有更能接受的结果。
接下来就得谈谈张居正了,也读了不少有关张居正的书了,光是感想就写了许多篇。但是这一次,通过《万历十五年》,我更理解在一个矛盾的王朝,张居正的矛盾有多深刻。张居正的宏图霸业自不必多言,但他身上先进与落后的地方,纠结又说不通的地方,又实在是吸引人。“张居正在理论上找不到更好的学说,只能以自己的一身挺立于合理与合法之间,经受来自两方的压力”。于是,不难理解,张居正的成就与改革是一个历史特定的产物,他的性格,与万历皇帝的年幼成就了他得以施加相权的条件。因此,一旦他的前提灭亡或者是皇帝的年长,就会很容易改变他的改革。说白了,他的理想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座空中楼阁,是随时可以坍塌的,是没有经济或政治的因素作为强大后盾。所以,如烟花般壮烈的悲壮也就在所难免了。张居正自身又是“无数因果关系中的一个幻影”,因为万历,有了张居正,有了张居正,有了延伸的大名五十年光景。
【结语】培根说:读史使人明知。史书要细细慢慢的读,启迪智慧,借古看今,通古晓今,博古论今。